什么是Scratch
Scratch是由麻省理工学院(MIT)创新实验室设计开发的一款图形化编程工具,主要面向8~16岁的青少年。学习者不需要编写枯燥的代码,只需要知道各个积木块的功能及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,就可以创作作品了。
1.发展历史
Scratch的首个版本在2007年发布,2013年,Scratch发布了可以直接在网络浏览器中在线操作的2.0版本,2019年1月,Scratch3.0发布了,它使用HTML5重写编写,支持图形式编程,并且可以在平板电脑和手机上使用。时至今日,Scratch的在线平台已经有超过1800万的注册用户,被翻译成70余种语言,风靡1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2.编程主旨
用Scratch可以创作数字作品,如交互式故事、动画等,可以设计和开发游戏,也可以与硬件(如Arduino、乐高)结合使用。其秉承的理念是:创造、探索和分享。学习者在编程中可以体验到如何构思和设计项目,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想法,实现从“学习如何编程(learn to code)”到“在编程中提升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(code to learn)”。
认识Scratch
说了这么多,我们赶紧用Scratch体验一下编程吧!先来简单认识Scratch3.0的界面组成。
1.了解Scratch3.0界面
Scratch3.0界面分为4个区:舞台区、角色区、指令区和脚本区,如下图所示。

其中舞台区显示的是程序运行效果,角色区主要包括程序中需要的角色(人物),指令区包含可以使用的积木块指令,它有9个基本模块构成,脚本区主要包括我们根据需要编写的程序指令。
2.读懂角色信息
选中某个角色后,在角色区会有这个角色的相关信息,如下图所示,包括名称、位置、是否显示或隐藏、角色大小及其面向的方向,这些信息都可以根据需要修改,如图所示:

编写第一个scratch程序-小猫移动
启动Scratch后,舞台上默认有一只小猫角色,现在要用键盘上的四个方向键控制小猫上下左右移动,下面一起动手吧!在角色区中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小猫角色上,单击鼠标左键,选中小猫角色,此时的脚本区是空白的,接下来我们要编写程序实现的功能是:当用户按下右移键“←”,小猫向左移动,而当用户按下右移键“→”,小猫向右移动。
1.添加事件指令
在指令区展开“事件”模块,找到“当按下空格键”指令,将其拖动到脚本区,单击这条指令右侧的下拉按钮,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右移键“->”。
2.添加动作指令
再在指令区展开“运动”模块,找到“面向90度方向”指令并拖到脚本区,与已有指令连接。单击该指令的下拉按钮,在下拉菜单中选择“(90)向右”,再找到“运动”模块里的“移动10步”指令,将其拖到脚本区并连接,如图所示:

这段程序写得对不对呢?需要运行程序来验证。我们每按下一次键盘上的右移键“→”,观察舞台上的小猫角色是否能右移一次,如果能,说明这段程序是对的。
同理,我们再编写按下左键的程序段,如图所示,

运行测试,怎么样,发现小猫倒过来了,需要设置一下小猫角色的旋转方式,可以在绿旗指令下面添加,如图所示:

再次运行,小猫总算正常了,非常有意思吧,恭喜您,我们的第一个Scratch程序就写好了,图形化编程,就这么简单。
需要下载Scratch的读者,可以到这里来下载,Scratch下载页面。
不知道怎么下载和安装Scratch的读者,可以参考这篇文章,Scratch软件下载和安装。
暂无评论内容